【剧透警告:如果没看过电影,强烈建议不要对恋爱戏份有太多期待】
【走出电影院之后就开始手机速打,可能有词不达意的地方,可能之后再看几遍我又会有不同的理解。】
(资料图)
看完铃芽之旅出来泪眼婆娑地看b站上大家的评论,还挺惊讶的。原来大家都觉得会是一部爱情电影啊。
除了初版预告以外,我完全没有看任何物料,临时起意去电影院看的,对新海诚也没有什么恋爱滤镜。整部电影对我来说,就是被自然灾害所伤害的人们努力想要给彼此的拥抱。
事先说明,我看的是韩语字幕所以不清楚名词的中文翻译是什么,加上听的看的都不是母语,可能理解和表述上会有偏差。
从片头引入部分反复出现的地震警报,以及大家对地震警报习以为常的态度,就已经很明显能感觉到,这个片子是一部充满日本气息的、也许是只有日本人才最能感同身受的作品。片中象征着地震危害的미미즈,在大银幕上看确实能感受到其背后来自自然危害的威压。
最让我惊讶的,还是来自女主角一路纵跨了整个日本,却几乎没有因为独自旅行而遭受挫折,而是得到了沿途路人毫无保留的善意。最终救赎了女主执念的,也是来自于和着女主一路走来的男主的陪伴,小姨的爱,以及身边每一个人带给她的温暖。
看到最后女主翻开儿时的日记,大片涂黑的纸上只留下311的日期,看到想要镇压最终的灾厄时,背景里的每一句“去去就回”,那一扇扇被推开的门,我才终于彻底理解了为什么男主要寻找的是废墟。男主作为토지시的本职,就是在一个个废墟里,找寻着被地震掩埋的回忆,关上一扇扇门。他也扮演着钥匙的角色,带给女主角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带着女主走出幼时因大地震丧母而强行抹去的悲痛回忆,主动推开门去拥抱当下,也试图给那些因为天灾而无法完成“去去就回”这句诺言的遗憾一个温暖的怀抱。
其实我对日本的地名并没有那么熟悉,是迟迟到女主日记的3月11日才被点醒的。后来看了资料才发现女主停留过的每个地方,都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地震灾区所在地。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觉得神奇。
对于男主,我个人的理解是,他作为토지시,背负着关门的责任,在镇压灾厄的同时,他面对的也是当年地震中心人们的回忆,猫猫似乎也在暗中引导着他们。看到了太多美好的过去和回忆后荒芜的废墟,这样的悲痛和虚无已经几近击垮了他的心理防线,也是他在沉睡是慢慢冰结的原因。而女主因为无法走出当年的创伤,意外地和他一样,也能看见具象化的灾厄。这样的女主对于男主而言,是伙伴,是战友,是暗生情愫的对象,也是活下去的希望。
"我们俩真是了不起啊"
我只浅学过一点日语,对行ってきます这句话的最初理解来自《夏目友人帐》。是夏目的每一句行ってきます,让我知道了这句“我出门了”里,还有“我一定会回来”的约定。而韩语海报里的那一句다여오겠습니다.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我出趟门就回来”,承诺了归来。看到电影高潮部分,一遍遍响起的行ってきます,字幕上的一句句다여오겠습니다和다녀올게,对于天灾人祸的一个个回忆也猛地涌上心头,有我永远也忘不掉的08年汶川地震的强烈震感,也有22年阴差阳错没去梨泰院躲过一劫的后怕(身边不少朋友,还有我的导师当天都在现场,后来聊起这件事大家都觉得捡回一条命,真的算是我这些年最大的一次阴影)。这些走马灯伴随着画面直接让我泪水决堤。也许那些离开的人们,也相信自己会履行回家的诺言,留守的人们,也相信晚些时候就能看见归来的笑脸吧……
在死后世界里走不出去的小女孩,也一直哭着说“我找不到我的妈妈了,我的家不见了”,当年的女主年纪还太小,理解不了地震是什么,只知道自己回不到有妈妈的家了。
很可惜国内宣发似乎为了强调新海诚的恋爱戏码而以“双向奔赴”作为宣传标语,弱化了这一点。
这部电影里的爱不只是男女主之间的情愫那么简单,地震灾害被具像化,继而被各式各样的爱所镇压,所化解。出场的任务更像是灾后重新进入生活的人们对彼此的安慰和拯救,这也是我觉得整部电影里最温柔的地方。我想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在拥抱每一个受到灾后创伤的人,在试图为他们疗伤。
个人觉得恋爱在这个片子里甚至都称不上主线索。如果带着看恋爱片的心情去看的话,肯定是会对《铃芽之旅》失望的。满分十分,想给《铃芽之旅》打8分。
另外男主变的板凳真的太可爱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