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日前报道,台军欲向捷克购买新型“莫拉纳”轮式自行火炮和用于军用卡车底盘,引发外界的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捷克众议长亚当莫娃率领160名商界人士、科学界人士和官员前往中国台湾地区窜访,这是捷克迄今为止前往该地访问的最大代表团。台当局已经确定向捷克采购军事武器装备,包括200-400辆大型军车,作为其防空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发射车使用。
“莫拉纳”轮式自行火炮自动化程度高,具备“打了就跑”的能力。
“莫拉纳”自行火炮几斤几两?
提到捷克的轮式自行火炮,一些军事爱好者应该很快会想到“达纳”或“祖扎纳”系列自行火炮,上世纪7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研制了一款名为“达纳”(DANA)的152毫米轮式自行火炮,由于采用少见的炮塔中置的设计,给人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冷战结束后,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家,继承衣钵的两国各自继续发展“达纳”系列自行火炮,斯洛伐克发展出了“祖扎纳”系列,口径改为西方普遍采用的155毫米口径火炮,捷克则继续沿用152毫米这个口径,发展出了“达纳”M1和“达纳”M2,射程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达纳”(DANA)轮式自行火炮由于采用少见的炮塔中置的设计,给人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形成如今的“莫拉纳”轮式自行火炮,其特点是高机动和自动化程度高,与履带式自行火炮相比,其重量更轻,公路机动性更好,与“凯撒”卡车炮相比,自动化程度更高,防护性能也更好一些。
为什么想引进?
现在台当局和捷克官方对于武器交易还没有公开的表态,很可能还在谈判阶段。接下来,我们谈谈台军为何想买捷克的“莫拉纳”轮式自行火炮。
第一个原因是近年来,捷克和台当局走得比较近,政治上相互利用,各取所需。捷克研制的“莫拉纳”轮式自行火炮性能上能满足台军需求,俄乌冲突爆发后,台军也在积极跟踪研究这场冲突,加上美国智库“建言献策”,认为机动性好能“打了就跑”的轮式火炮,如轮式自行榴弹炮、“海马斯”轮式高机动火炮等火炮适合台军,因此,台军想从捷克引进军用越野卡车和自行火炮等装备。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军工生产因俄乌冲突无法按时向台军交付已采购的武器。去年9月,根据台当局方面提供的消息,台军已经表示放弃购买原定的40门M109A6自行火炮,改为增购18套“海马斯”远程火箭炮系统,再加上原本台军就已经订购的11套“海马斯”,台军从美国订购的“海马斯”远程火箭炮数量将达到29套,配套的战术区域弹道导弹(ATACMS)增至84枚,并增购864枚具备精确攻击能力的227毫米火箭弹。
台岛内军工曾在XT-69型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基础上研制过一款卡车炮,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无果而终。
第三个原因是岛内军工水平落后,无法研制出满足需求的轮式自行火炮。台军想购买捷克自行火炮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窘境。单从“莫拉纳”轮式自行火炮性能上讲,这款火炮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在优势力量面前,只能说聊胜于无。台军自身也清楚,无法掌握制空权,察打一体无人机、有人驾驶战机、直升机和地面炮兵等能够持续围剿这些火炮,最终沦为炮灰。此外,捷克是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台军提供这些火炮也是未知数。
M114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目前仍是台军的炮兵主力装备之一。
近日,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进行了战备警巡和联合演习,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决心、意志和能力,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监制:张霁苍
主编:殷亮
审核:史赫奕
编辑:位树理
来源:澎湃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