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南方省份可以给全国人民花式展示“青菜的八十一种吃法 ” ,那么甘肃人民就可以展示“野菜百科全书 ”、“ 野菜的四十八种处理方法 ”、 “我在甘肃当野人 ” ……
王宝钏如果在甘肃挖野菜十八年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不管薛平贵出不出轨,但肯定跟恋爱脑没有关系。
【资料图】
因为在别的地方挖野菜那叫“苦守寒窑 ” ,在甘肃挖野菜那叫“野菜十级爱好者 钻研野菜终成一代素食大师” 。
野菜名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甘肃人对野菜 的 爱首先就体现在野菜的名字上,尤其喜欢取叠字名,什么 苦苦菜、灰灰菜、芨芨菜、筒筒菜、胖娃娃、花花浪 ……
这些名字乍一听可能觉得好嗲,但是一旦揭晓它们的正经学名,你就会发现还是小名好听多了。
比如胖娃娃其实是马齿苋,花花浪就是蒲公英,苦苦菜的学名是苦苣菜,但是甘肃人习惯称之为苦苦菜,而且会非常认真地把“凉拌苦苦菜”这种可可爱爱的名字写在菜单上。
△凉拌苦苦菜 |来源: B站截图 @ 丹语食节除了可爱的叠字名,还有像 老虎刺、六月雪 这种从名字来看,完全不能联想到野菜的野菜。
事实上,这两种植物的确不是野菜,大部分的时候它们会作为中药被采摘,但在甘肃,都可以算作能吃的野菜。
长相奇奇怪怪
在甘肃,能吃的野菜不仅名字可可爱爱,长相更是奇奇怪怪。
比如鸡娃菜,它是一种蕨类植物,“鸡娃”指的是它长得像鸡头,头大身子细长,单看顶部有点像被含羞草包裹着的绿色向日葵。可炒可凉拌,是绝佳的下酒神菜。
长在树上的乌龙头也不能避免被甘肃人吃掉的命运,每年的春末夏初,乌龙头树上会长出紫红色子弹头状的幼芽,它的形状和颜色很像还没有绽开的花苞。不仅入口清脆,而且热量低,既可以鲜食,也可晒干成干菜或者腌制成咸菜。
△乌龙头|来源:B站截图 @快乐阿琴嫂
甘肃的野菜,长得几乎都不像是野菜,尤其是地皮菜,在看到它之前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有植物会叫这种名字,但看到它之后你会发现,人民群众的每一分智慧都是恰如其分的。
地皮菜整体呈藻体丝状,长在地上丝毫不惹人注意,不仔细看都不会被发现,但一旦进入甘肃人的视野范围,地皮菜也将会在下一个小时被端上餐桌。
△地皮菜|来源:@农村小桦
还有鹿角菜,也属于藻类野菜,本体呈线性,多数茎扁平且圆形,看起来像是软体版的针叶林。比起生长在甘肃,它更像是长在沿海地带的藻类。
药用价值高
千万不要小看了甘肃的这些野菜,因为它们在拥有一个看似可爱的名字和奇怪外表的背后,还富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几乎每一样叫得上名字的野菜,都是中药。
看起来可可爱爱的苦苦菜,背地里其实是一种效果极好的降压良药。
长相奇葩的羊肚菌,其实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作用。
鹿角菜看起来奇奇怪怪,但是它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对消化很有帮助,可以对肠胃道疾病和促进结缔组织增生方面起到作用。
就连看起来像咸菜的地皮菜都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据说对夜盲和脱肛也有奇效。
或许在甘肃随便拔一根草,可能都在《本草纲目》中有收录。
判断一个甘肃人是不是土著的关键就在于,看他们过年吃不吃野菜。不管是什么家庭,只要是在甘肃长大,年夜饭必然离不开一盘野菜。
你可能还喜欢 ▼为什么台湾机房里总是长满了绿色乖乖? 复杂的电子设备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维护方式,在主机上放一包“乖乖”,是台湾程序员的基本操作。如果一包乖乖解决不了问题, 那就放两包。 (点击下图跳转阅读原文) 甄嬛传照进现实,究竟有多少人住在流放胜地宁古塔? 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出生就在宁古塔。 别人的祖上都是积德行善祖坟冒青烟,好家伙,被流放到宁古塔的这批祖上,直接替儿孙们干到了人生终点。 (点击下图跳转阅读原文) ▼ 学了三年动画,如今我在鬼畜区称霸 这僵硬的肢体,敷衍的画风,鬼畜的节奏……试问还有谁没看过“学了三年动画”系列,都会让人伤心的好吗? ▼ 来到这个离谱的巨人国,168的我就是霍比特人 谁都未曾料到,来到荷兰首先遭遇的不是文化冲击,而是身高冲击,被迫开启史诗级hard模式, 经历一段毫无预警的“霍比特人”奇遇历险。 ▼为啥骨科医生的尽头,都成了又帅又多金的渣男? 收入高、颜值似乎也颇高的骨科医生,总是深陷与美貌医药代表、清纯小护士、年轻女学生的绯闻漩涡里,就连同行都会忍不住说上一句 “骨科系统几乎是泰迪家族” ,事实真的如此吗? // END 大家好,这里是「网易上流」。 我们向上奋斗,我们向上漂流。 专注研究青年文化,揭秘你不了解的城市特色。